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文 春公子
9月21日,英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葡萄牙突然集体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,法国、比利时等国也计划在22日联合国大会上跟进。这场“承认潮”被西方称为“推动两国方案的历史性一步”,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直接炸毛,骂这是“对恐怖主义的荒谬奖赏”,甚至威胁“等我从美国回来再报复”。
为啥以色列反应这么激烈?背后藏着三层心思:
理由一:承认巴勒斯坦=奖励哈马斯?
以色列咬定,西方这波操作等于给哈马斯“发奖章”。哈马斯领导人立马欢呼:“这是9月7日袭击的成果!”
以方气得跳脚:“你们一边拉黑哈马斯是恐怖组织,一边被他们夸‘干得漂亮’,不尴尬吗?” 更担心的是,这种承认会让哈马斯势力壮大,甚至鼓励更多极端行动。
理由二:和平只能谈出来,不能逼出来
以色列翻出历史账本:从奥斯陆协议到戴维营谈判,巴以问题从来都是双方坐下来谈的,而不是第三方“强塞”一个方案。西方跳过以色列直接承认巴勒斯坦,完全无视以色列的安全需求——比如约旦河西岸紧挨着以色列核心城市,火箭弹随时能轰进特拉维夫。以方质问:“如果建国不伴安全保证,难道让以色列裸奔?”
理由三:巴勒斯坦当局根本没履行义务
以色列列出一串“罪证”:
煽动暴力:巴当局媒体天天骂以色列是“占领者”,鼓励“抵抗”;
“杀戮换酬”:给袭击者家属发现金奖励(以色列称每年耗资3亿美元);
藏匿武器:以军上周还在拉姆安拉搜出火箭弹,“说好非军事化呢?”
以方吐槽:西方要是真想要和平,就该逼哈马斯释放人质、缴械投降,而不是急着给一个“问题政府”发认证。
但国际社会为啥不买账?答案可能藏在加沙的废墟里。
人道危机太惨烈:冲突已致超6.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,其中三成是儿童;
舆论反转压不住:连近9000名以色列人都签署请愿书,呼吁承认巴勒斯坦国;
西方自己也扛不住:欧洲多国面临能源危机、移民压力和国内抗议,只能“弃以保己”。
更关键的是,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极端右翼立场,连美国都快兜不住了——拜登政府虽军援以色列,但民主党议员首次提出“承认巴勒斯坦国”决议案;特朗普虽支持以色列,却也没拦住英国承认。
所以,谁更有道理?以色列的安全担忧并非完全无理。哈马斯确实尚未解除武装,人质也未全部释放。但问题在于,以“绝不谈判”回应“孤立处境”,只会让以色列更被动。
如今连阿拉伯国家都在联合反制(阿联酋警告“吞并西岸就断交”、埃及部署红旗-9B防空系统),而以色列的回应竟是加强空袭加沙。这种“越骂越凶”的策略,反而让更多国家倒向巴勒斯坦。
国际政治从来不是“谁凶谁赢”,而是“谁聪明谁得分”。以色列若真在乎安全,就该主动谈判划定边界、支持巴勒斯坦温和派;若只靠轰炸和放狠话,哪怕美国继续否决安理会决议,也挡不住全球140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趋势
毕竟,和平不是零和游戏——邻居的存在不是威胁,邻居的仇恨才是
盛达优配官网-上海配资-股票无息配资-在线配资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