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7月10日的交易中,银行股继续表现强劲,北京银行、农业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等份额都在不断突破历史高点,股价像坐上了火箭一样飞涨。
整个银行板块的涨势令人瞠目结舌,特别是银行A股和H股的表现,双双大幅领先市场的平均水平。
具体来看,银行相关的ETF(517900)当天也上涨了1.33%,创出了新高。
到目前为止,银行A股和H股的整体指数今年已经累计上涨了超过27%,比起中证银行指数的涨幅还超出近6%。
表现最亮眼的H股银行有郑州银行和民生银行,涨了6.82%和5.17%。
中信银行也上涨了3.24%,青岛银行和浙商银行则都涨了超过1%。
在A股市场,北京银行、兰州银行、华夏银行和紫金银行都涨了超过2%,其他一些银行如贵阳银行、平安银行、齐鲁银行和张家港银行也都表现强劲。
资料显示,和中证银行指数相比,银行A股和H股的“AH指数”表现更优越。
这个指数采用了一套每月调仓的策略,挑选出两地市场价钱相对低的银行股作为标的。
结果显示,AH指数不仅超越了中证银行的表现,还在胜率和超额收益方面占据优势。
那么,银行股为什么会一直涨?
其实,主要是长线资金的持续流入。
低利率环境下,银行的高分红吸引了不少投资者,尤其是在“资产荒”的背景里。
三大类“长期资本”成为支撑股价的主要力量:第一是国有资金。
根据中泰证券的统计,央企资产管理公司持有八家银行的股份,包括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这几家国有巨头,以及中信银行、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几家全国性股份行,还有一些地方国资也在不断增持地方银行股份。
比如青岛银行和苏州银行,近期都发布公告说明大股东会持续增持。
第二类就是保险资金。
自今年第一季度起,保险公司对股票的配置大大增加,投资股票的比例达到了8.1%,比去年同期多了1.6个百分点。
根据中泰研究的资料,未来保险巨头们每年会用掉其新增保费的30%进行A股投资,预计资金动向会非常庞大,每年可能会注入超过3500亿。
第三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是南向资金。
这部分资金流入银行板块的速度惊人。
截至7月4日,近一个月、三个月和一年来,南向资金净买入银行股的金额都居行业之首。
最新数据显示,南向资金在港股银行股中的持有量达到7771亿元,年内已经增持了超过2784亿元。
随着“长钱”不断涌入,港股的红利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。
今年,港股市场上,红利低波ETF(520550)表现出色,涨幅达15.55%,远远跑赢了A股的类似指数。
资金也大量涌入这个ETF,过去十天申购额超过2.5亿,过去两个月净流入总量达4.8亿,显示出投资者对港股高股息策略的浓厚兴趣。
展望未来,下半年,机构对港股的看法依然乐观,尤其是关注分红和现金流好的公司。
专家建议可以多关注那些有稳定分红和现金流改善的企业,特别是传统高股息行业、航运以及那些未来股东回报有望提升的板块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日港股红利低波ETF(520550)还进行了分红,每十份获得0.04元,分红比例为0.35%,这是今年的第三次分红,累计分红比例达到0.92%。
这只ETF追踪的是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,具有几个明显的优点:每个月都可以分红,最多一年可以拿到12次现金;低费率,适合普通投资者低成本布局港股;支持T+0交易,资金使用效率高。
总的来说,资金的流动和股息优势,都让港股成为今年资金追逐的热点。
不过,提醒一句,所有指数成分股只是供参考,个股情况不能作为投资建议。
文中提到的内容也不代表任何具体操作建议,投资者还得自己谨慎思考。
毕竟,基金有风险,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的收益,理财还是得自己多留心。
盛达优配官网-上海配资-股票无息配资-在线配资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